隨藝術的步伐,跳脫思維的牢籠
本書以當代VUCA時代的挑戰為背景,提出「藝術思考」作為解決生活與工作的新方式。傳統邏輯與設計思考過於關注效率與問題解決,而藝術思考則鼓勵從感官、偏愛及偶然中汲取靈感。作者認為,真正的創意來自於擁抱瑕疵與失敗,挑戰傳統價值觀,如畢卡索所言,「所有創造的過程皆始於破壞」。
書中引用杜象的《噴泉》等經典案例,說明藝術思考的特點在於多層次視角與不可預測性,藉此培養靈活性與多樣性。本書進一步結合創業與管理,提出透過藝術視角發掘商業新機會的具體方法,例如在創業初期聚焦獨特性,或將工作的重心從追求效率轉向創造趣味。此外,藝術家與創業者相似之處在於他們均以永續發展為目標,並從個人熱情與偏愛中尋找創新契機。
作者認為,藝術並非僅具裝飾功能,而是引發內心感受、突破固有框架的重要工具。透過參考ATIW六階段(如破壞、漂流、對話等),讀者可逐步掌握藝術思考的方法,從而激發更多創意、挑戰傳統框架。
超越理性束縛,擁抱未知契機
本書聚焦於藝術思考如何突破商業與生活瓶頸,從偏愛、感官及失敗中尋找靈感。透過多層次視角,重新審視問題與自我,並結合實用技術創造新價值,開啟趣味與創意人生。
1. 藝術思考是一種多樣性與冒險精神的培養方法,適合應對現代的不確定性。
2. 透過擁抱偏愛與瑕疵,創業與日常工作可注入更多創意與生命力。
3. 藝術視角讓人重新審視世界,發掘內心深處的潛力與突破口。